随着冬季气温不断下降,一些具有取暖、保暖功能的电热衣服逐渐流行起来。这是什么防寒神器?
记者使用关键词“电热衣服”在网上搜索发现,具有加热功能的衣服有多种。价格从几十元到四五百元不等,有的甚至超过千元。分为带充电宝和不带充电宝两种。
款式包括户外穿着的背心、夹克等,还有贴身保暖内衣。记者随机点击了一款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背心的产品页面。显示,该背心有近20个加热区域,其中包括从40℃到70℃的四个级别的控制。该产品还特别标记为可水洗。
据专家介绍,所谓电热衣服一般是指放置加热装置衣服内衬上的床单,然后通过充电宝提供电力,实现局部加热。不同材质的发热片具有不同的性能。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热毯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唐勇:现在的发热片有碳基膜,包括碳纤维膜、石墨烯膜、金属膜,还有普通的金属电热丝。碳基膜的特点是硬化速度较快,金属膜和金属电热丝产生的热量稳定。但缺点是不耐弯曲,摩擦和弯曲会造成直接损坏。
专家介绍,电热服作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兴产品,过去并没有具体的国家标准。贸易商一般参照国家标准GB4706.8-2008进行2008年发布的电热毯、电热垫等柔性取暖设备。去年出台了新版国家标准GB4706.8-2024,并于明年8月1日正式实施。新国标单独章节列出了电热服,并明确要求了温度上限。
一些网上购买的电热衣效果与宣传不符
市场上这些价格不一的电动服的安全性和质量可靠吗?保暖性和保暖性对实际穿着有什么影响?消防模拟测试正在进行中。
针对市场上采用碳纤维膜作为发热元件的标准电热背心,防火测试人员购买了四个品牌的电热背心,品牌范围从100多个到300多个。发现一些品牌的背心只有面料检测标准,缺乏发热设备质量检测报告,且没有质量检测报告。e 产品资质不齐全。一些电热衣的实际取暖效果与宣传的也存在较大差距。
镇江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科长庆经伟:这是我们尝试的第二套电热服。广告宣称其采用碳纤维加热,3秒可升温至65℃。
然而,当实验人员穿上电热衣,在电热衣背部、胸部等关键部位安装热传感器,并插上充电宝充电15分钟后,发现电热衣右胸处的温度仅达到41.3℃。除了温度不达标外,测试人员将电热衣拆开后发现,内部接线布局也相当混乱。
根据目前2008年国家标准中的要求,即Aof柔性加热设备应尽量避免电缆内部交叉,否则在使用中电路的连接容易松动,造成局部过热的风险。现场拆解发现,网上购买的四款电器服中,有两款售价百余元的低价产品,内部接线杂乱,不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新闻提示:
避免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电热服
通过防火测试,我们发现市场上的电热服质量参差不齐。使用此类产品是否存在安全风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时应该注意什么?
mga专家表示,目前市面上的电热衣大多采用低压供电,电压只有5伏左右,因此不存在漏电和损坏的风险。消费者在购买时应注意查看产品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及配套的移动电源是否有CCC认证。还要注意使用环境和行为。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热毯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唐勇:我们在使用取暖衣时,进入温度较高的环境时,应切断或关闭取暖衣的电源。尽量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取暖服。
专家建议,不同的mgAn电热衣在清洁和保养方面有不同的要求。您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或咨询商家并按照说明操作。
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电热毯分技术委员会秘书处副秘书长唐勇:有的产品可以手洗,有的产品可以机洗。您必须严格遵守说明。对于一般可机洗的保暖衣物,一般洗衣机应使用温和模式或极温和模式。水温不能超过30℃,洗涤剂必须是中性的。夏天的衣服一般不能烘干或熨烫。通常,建议用户洗涤后自然风干。
另外,专家建议,电热衣应避免用重物挤压或折叠,更不要擅自改装或拆卸,否则可能会导致发热元件损坏,带来安全隐患。 Copyright © 2024-2026 17Cc吃瓜网最新爆料-17c吃瓜官网黑料爆料-17ccgcg吃瓜网黑料爆料蘑菇视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