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主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动态 >

谨防军事藏品背后的非法交易

2025-11-18 11:13

警惕军事藏品背后非法交易的国防防线——国家安全机关常见案件评估(四)近日,国家安全机关接到12339电话举报,声称有人利用二手网络平台从事与军事相关物品的非法交易。国家安全局接到举报后开展调查,会同有关部门成功破获一个在国内二手市场非法出售军事装备的犯罪网络,有效消除了国家安全隐患,维护了军事秘密安全。放弃利益,跨越法律红线 刘是一名资深“军迷”,经营着一个上校报废行动。在日常经营过程中,他利用职业安逸,收集各种与军事相关的物品和装备并出售以获取利润。 2022年,“老乡”马某联系刘某,向其开出“巨款”,诱使他帮忙为空军收集某型飞机零部件,并打算将其出售给其他“军事爱好者”,以获取大笔利润。在马的制度下,刘无法区分娱乐与犯罪,逐渐步入了法律的禁区。他不仅从各种渠道收集航空物资和零配件,还制作了军用航材简历、合格证等文件,交给马航在全国多地销售。利益链条蔓延,犯罪网络逐渐显现。随着多次“合作”的推动,刘某被马云介绍到了更大的“圈子”,结识了更多从事类似交易的人。近年来,国内二手回收市场所谓的“军工热”普遍存在,军工相关物品和装备的收藏需求旺盛。正在增加。在收藏需求的催化下,一些“军迷”和废品回收从业者相互厮杀,搭建了找货、议价、销售的一站式服务。在利益的驱动下,刘不再满足于仅仅扮演“供应商”的角色,而是直接通过自己的网店直接销售各种金丝军用物资,甚至利用网上直播展示和销售军用相关物资来吸引更多的“军迷”,最终被网友举报。合法网络已恢复。以刘某为突破口,国安局会同有关部门,逐步摸清销售军用装备的地下产业链,查处涉案二手平台商铺40余家。这些商店公开销售军用通讯设备、惯性导航系统等100多种军用物资女士和机载计算机。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军用装备“身份证”而制作的军用装备简历等机密文件,已成为销售市场上的“热点肉”,并出现“成本高”的现象。一些“军迷”“花重金”追求拿着“身份证”的军需物资,殊不知军需物资和机密文件是国家秘密的载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非法获取、占有、购买、出售、转让国家秘密载体的行为均属违法。马某、刘某等人的行为触犯了法律,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国家安全局提醒,军事安全无小事,国家安全比天大,所有公民和组织必须履行维护义务依法维护国家安全。广大军事爱好者应以此为鉴,自觉维护国家安全,防范和举报非法收购、出售国家秘密航母的违法行为,共同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钢铁屏障。广大群众如发现可疑情况,请及时通过12339国家安全机关举报热线、网络举报平台(www.12339.gov.cn)、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举报渠道或者直接向所在地国家安全机关举报。

相关推荐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86-765-4321
    [email protected]
    +86-123-4567
    天朝天堂路99号